嬰兒睡眠十分重要。因為寶寶的睡眠與生理、認知發展息息相關。而且成人的睡眠與寶寶的十分不同。成人的睡眠主要以慢波睡眠(slow sleep)、快速動眼睡眠(rapid eye movement)組成。而寶寶在三歲前的睡眠主要以活動睡眠期(agitate sleep)、平靜睡眠期(calm sleep)。寶寶在三歲時的睡眠則漸洲轉變成成人的睡眠模式。

由於睡眠對寶寶的腦部發展十分重要,本文將會探討初生嬰兒至三歲寶寶的睡眠。

初生至六個月嬰兒

  • 睡眠特性
     

初生 寶寶的睡眠主要以活動睡眠期(agitate sleep)、平靜睡眠期(calm sleep)。一般而言,活動睡眠期大約20至45分鐘、平靜睡眠期則大約20分鐘。活動睡眠期和平靜睡眠期共組成一個約50分鐘的睡眠週期。每一個睡眠週期結束時,寶寶也有可能起床,哭一會兒或看看四周。這些清醒時刻不會維持很久,很快再次入睡。大概3至4小時後,寶寶便會起床。

很多爸爸媽媽對寶寶特睡眠有些誤解,看見寶寶在睡眠時伸展手腳便擔心寶寶是否準備睡醒。其實這是 寶寶在活動睡眠期的正常表現。爸爸媽媽不用擔心。活動睡眠期中,寶寶會不斷移動、伸展手腳,寶寶臉上也會充滿表情,一時微笑,一時皺眉,一時扁嘴。反之,平靜睡眠期時,寶寶接近完全不動。寶寶的手腳主要彎曲起來。並且閉上眼睛,寶寶的呼吸也比較慢,處於平穩的狀態。

***整個睡眠與寶寶的安全感、生理時鐘、肚餓感有關。謹記寶寶睡醒不一定代表寶寶肚餓!

  • 睡眠時間
     

初生至一個月的寶寶睡眠時間佔了每天16-18小時;而一個月至六個月的寶寶則每天睡14小時。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約有1至2小時誤差。

這睡眠時間正正對腦部發展十分重要。爸爸媽媽可任由寶寶睡覺。而這時候,寶實可能隨時起床。(更多時候是哭醒來。)但可以放心這是正常的。因為初生嬰兒尚未建立生理時鐘。日夜交替不會影響初生嬰兒的睡眠。

直至一個月大的時候,寶寶的睡眠表現才開始隨着日夜變化。而接近兩個月大時,寶寶睡眠時間開始下降;他們日間的清醒時間上升。而六個月大時,一般寶寶主要在日間有三節小睡,分別是:在早上、下午剛開始的時候、下午接近結束的時候。

  • 注意事項
     

– 預防嬰兒猝死症SIDS

嬰兒猝死症可能在寶寶初生至六個月大時發生。(特別在2-4個月),預防措施如下:

  • 確保寶寶是平躺在床上,而非背部朝天。
  • 天氣寒冷時,可使用睡袋,而非使用被子。
  • 使用承托力足夠的床褥。並且兩歲前,儘可能減少床上的物件。
  • 確保寶寶睡眠環境中的空氣流通,保持18至20度的環境。(寶寶體溫較成人高)
  • 一些國家建議嬰兒床設於父母房間。
  • 注意使用藥物。不要使用未經醫生處方的藥物。

– 建立日夜作息

在初生至六個月時,父母在照顧寶寶同時,建立日夜作息也十分重要。

日間:在寶寶清醒時,應保持充足的光線。亦可與寶寶在陽光下互動。

晚間:爸媽應保持環境昏暗,關上窗簾,安靜地照顧寶寶。

由此,讓寶寶明白日夜的分別。

– 手抱寶寶有助入睡?

事實上,如果寶寶被抱住入睡,他/她便習慣被抱住才可以入睡。在半夜中睡醒,也需要再被抱住,才可再次入睡。因此,一些睡眠醫生建議寶寶在清醒時也留在床上。這讓寶寶適應床    的環境。有能力在睡醒後,自行再次入睡。

寶寶被抱住好像較容易入睡主要是與安全感有關。建議配合使用一些增加安全感的產品有助寶寶睡得安穩。

– 應該使用奶咀嗎?

一些寶寶需要奶咀協助入睡。父母可以放心寶寶使用奶咀。使用奶咀不會導致寶寶口腔變型。最近更有研究指出使用奶咀有助預防嬰兒猝死症SIDS。隨着寶寶成長,可考慮讓寶寶使用    不同大小的奶咀。

六個月至十二個月寶寶

  • 睡眠特性
     

六個月至十二個月大的寶寶隨着成長,睡眠表現慢慢變得像大人的睡眠。

寶寶的活動睡眠期(agitate sleep)開始具有大人的快速動眼睡眠(REM)的特徵。並且像大人一樣在睡眠中稍後的時間才開始快速動眼睡眠。

在大約九個月的時候,寶寶的睡眠將沒有活動睡眠期,以平靜睡眠期(calm sleep)為主,猶如大人的慢波睡眠。寶寶熟睡時,會分泌出負責成長的荷爾蒙。所以,對寶寶成長十分重要。

這時期,寶寶的一個睡眠週期維持70分鐘,並以晚上進行為主。

  • 睡眠時間
     

在九至十二月大時,寶寶日間的清醒時間愈來愈多,會由日間的三個小睡減少至兩個小睡。主要在上午接近完結時及下午開始不久後進行小睡。晚上主要睡15小時。

這並不代表寶寶不會睡醒,而是指寶寶可以睡醒後,自行入睡。

寶寶十二月大時,他們的睡眠時數會愈來愈少,將會穩定地下降至每天睡13至14小時。

  • 注意事項
     

– 如何讓寶寶不在半夜睡醒?

一些父母看見寶寶在半夜有少少動靜便馬上哄寶寶。其實這是不需要的。一些紀錄寶寶睡眠的影片可見,寶寶在大部分時間,會半夜自行睡醒,可能會玩耍或牙牙學語。少數情況下,寶寶會哭起來。但寶寶主耍有能力自行入睡。

相反,父母不應太快打擾寶寶。這會讓寶寶沒有時間及機會自行入睡。久而久之,寶寶會依賴及需要大人的協助才可以再次入睡。

在寶寶習慣自行入睡前,父母對着在深夜中仍然清醒的寶寶的確不是一件易事。請爸爸媽媽保持耐性。

– 甚麼時候開始戒夜奶?

寶寶大約六個月大時,便可以嘗試戒夜奶。再次提醒,寶寶睡醒不一定代表寶寶肚餓!

爸爸媽媽應儘量避免餵夜奶後,直接哄寶寶睡覺。這減少讓寶寶自行入睡的機會。

一至三歲的小孩

  • 睡眠特性
     

孩子們已經建立了規律的日夜作息時間。大約兩歲時,孩子的睡眠週期變久。而三歲時,每一睡眠週期增加至90至120分鐘。

孩子睡眠時,會先進行慢波睡眠。快速動眼睡眠(REM)則在接近結束睡眠時,才出現。深層慢波睡眠的時間會增加;快速動眼睡眠(REM)會縮短。

半夜起床的情況減少出現。但仍然存在。一晚大概4至5次。假若小孩習慣自行入睡,家長不會發現小孩曾睡醒。

研究指出在3至4歲小孩中,有23%的小孩半夜起床後,找父母。由此可見,半夜起床有一定的可能性影響父母的睡眠。

以上困難主要源自孩子不懂自行入睡。當然,也有可能是身體不適或到了反叛期。父母需要了解原因。在適當的情況下,父母應該友善並堅定地拒絕孩子,讓孩子自行上床。

如果孩子持續半夜起床,父母又一直使用錯誤的方法應對,情況便會持續發生,形成惡性循環。可能需要心理學家介入協作。

  • 睡眠時間
     

十八至三歲的小孩進一步減少睡眠時間,例如:早上的小睡不再出現。大部份小孩只會在下午剛開始時,進行小睡。

當小孩上幼稚園時,會繼續午睡。但普遍在四至六歲時,會戒除午睡習慣。整體而言,孩子們每天睡10小時。每個孩子在睡眠上有不同的要求,請尊重他們的想法。不要過度強逼孩子們。

  • 注意事項
     

– 一些協助孩子熟睡的建議(生活習慣方面

  1. 觀察並找出孩子的睡眠規律。藉此,了解孩子甚麼時間最容易入睡;
  2. 保持固定的睡眠作息,並配合合適的睡眠環境。例如:透過睡前故事,減少孩子的擔憂。家長們細聲談話;
  3. 設定鬧鐘或打開窗簾,讓孩子在適當的時候起床。避免日間睡眠時間過多引致晚上不能入睡;
  4. 避免孩子飲用或進食含咖啡因食物。例如:汽水;
  5. 避免孩子在黃昏時或睡前看電視。

– 一些協助孩子熟睡的建議(睡眠環境方面

一些歐洲國家建議儘可能讓小孩有自己的房間;

  1. 睡眠環境保持18至20度;
  2. 房間在適當時間,保持適當的光線。預備入睡時,應保持昏暗的環境;
  3. 房間不宜過大,建議床是靠着牆壁;
  4. 保持房間清潔;
  5. 房間牆壁顏色不宜過於鮮豔或暗淡;
  6. 床褥需要有足夠的承托力。

– 我應該使用電子儀器,監察孩子的睡眠情況嗎?

無線電頻率裝置(Radiofrequencies device)發射的波長可能對孩子有害。不建議把裝置設在孩子近距離的位置及不建議長期使用。

– 我應該讓孩子使用安撫玩具嗎?

安撫玩具有助轉移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及安撫情緒。安撫玩具可以是動物造型或一塊簡單的安撫巾。

– 如何協助孩子減少對黑暗的恐懼?

一些孩子約2至3歲時,出現怕黑的情況。可以嘗試打開門,露出一條門縫。減少恐懼。